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研究 >
河西宝卷

河西宝卷

河西宝卷是在唐代敦煌变文、俗讲以及宋代说经基础上发展而成的一种民间吟唱主文娱活动。变文、俗讲和说经主要吸收和沿袭了敦煌佛经的结构,而武威宝卷则是在继承的同时更加民族化、地方化、民间化了,成了中国民间讲唱文学的一种。

发布时间:2018-09-03
藏族民歌·华锐藏族民歌

藏族民歌·华锐藏族民歌

华锐藏族民歌是华锐藏族人传统文化的突出表现形式,体现了华锐藏人在历史文化意义上的本质特点,它集娱乐性、艺术性、地方性、自发性和民族性于一体。

发布时间:2018-09-03
凉州皮影戏

凉州皮影戏

凉州皮影戏流传于凉州区清源镇中沙村,是一种古老而悠久的民间戏曲艺术, 作为一种土生土长的地方民间戏曲艺术。

发布时间:2018-09-03
凉州半台戏

凉州半台戏

  半台戏是流传于凉州区永昌、双城、下双乡、羊下坝等乡镇及其周边地区的一种自发性民间表演形式。人员少,便于活动,俗有七学、八慢、九

发布时间:2018-09-03
凉州水陆画

凉州水陆画

水陆画是佛教寺院举行“水陆法会”时供奉的宗教人物画。所谓水陆,取“诸仙致食于流水,鬼致食于净地”之义。这是为超度亡灵,拔救幽冥,普济水陆一切鬼神而举行的一种佛事活动,其内容主要为设斋诵经,礼忏施食。

发布时间:2018-09-03
金塔黄河灯会

金塔黄河灯会

黄河灯会是具有凉州独特风格的一种艺术形式。流传于凉州区金塔乡的一种民俗活动,一般在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举办。

发布时间:2018-09-03
民间故事·苏武传说

民间故事·苏武传说

明代镇番卫镇抚司李名在他的《苏武铭》中说“白亭留芳名,麟阁表云烟。”是的,尽管薄情寡义的汉宣帝忘了苏武的赤胆忠心,但是公正的民勤人民却永远记住这位顶天立地的英雄好汉。

发布时间:2018-09-03
河西民歌·民勤民歌

河西民歌·民勤民歌

民勤民歌千百年来在民勤城乡广泛流传,代代有传人。民勤素有“歌舞之乡”美称,不论男女老少,大人小孩,行走时习惯不着调的喊上几句,吼上两腔,用于调整心态,发泄情感,久而久之,自然形成了民勤特有的地方民歌。

发布时间:2018-09-03
唢呐艺术

唢呐艺术

民勤唢呐艺术,根据不同的场景分为“甜音”和“苦音”两大类。其“甜音”多用于指乔迁新居、开张庆典、婚嫁、宴席、寿诞喜庆、状元及第、官运亨通、添丁加口等。

发布时间:2018-09-03
民勤小曲戏

民勤小曲戏

民勤小曲戏,最初称镇番小曲,因明清时民勤县名“镇番”故名。当地又称之为小戏,相对秦腔大戏而言,是流行民勤城乡的曲牌体地方小剧种。

发布时间:2018-09-03
关注凉州文化研究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 2018 www.lzwenhuawang.com 主办:武威市凉州文化研究院

陇ICP备18003089号-2 技术支持:甘肃天问信息咨询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