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研究 >
光彩绚烂的丝路文化

光彩绚烂的丝路文化

古代丝绸之路是一条我国与中亚、西亚、南亚、欧洲、北非等地沟通,即连通旧大陆三大洲的最重要的国际通道,数千年来曾为整个人类世界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文明做出过巨大的历史贡献。

发布时间:2023-09-18
对话|从敦煌汉简到武威三简,简牍何以持续成为国际性显学

对话|从敦煌汉简到武威三简,简牍何以持续成为国际性显学

从二十世纪初英籍匈牙利人斯坦因发现“敦煌汉简”,到1930年代瑞典考古学家贝格曼发掘的“居延汉简”,再到1950年代以来陆续发现的“武威三简”、 天水放马滩秦简、敦煌悬泉汉简……甘肃简牍的每一次发现无不震惊世界。

发布时间:2023-09-15
一座沉寂在校园的古台

一座沉寂在校园的古台

在凉州区河东镇达家寨村有一座残存的古台,具体建造年代不详,有待进一步考证。

发布时间:2023-09-13
简牍形制书写略考

简牍形制书写略考

所谓“简牍”,就是竹简和木牍的合称。那么简牍是如何加工制作的?材料是如何选取,长度有没有一定的规定,它们又是如何编联书写,特殊版面又有什么功用呢?

发布时间:2023-09-11
武威考古发现及收藏对西夏钱币研究的重大贡献

武威考古发现及收藏对西夏钱币研究的重大贡献

西夏统治近200年,在武威遗留下了众多珍贵的文物遗迹,特别是西夏铸造的货币,成为探究西夏神秘面纱的第一手实物资料。正因为如此。在近代以来的考古发掘及其收藏中,武威对西夏时期的钱币研究作出了重大贡献。

发布时间:2023-09-08
武威汉简中的社会风貌

武威汉简中的社会风貌

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开始,考古工作者在武威汉代墓葬中先后发现多批汉代简牍。这些汉简,以其数量多、保存好、内容丰富、类型繁多、史料可贵等特点,成为简牍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发布时间:2023-09-01
“青年学习汇”开讲:宁夏大学白述礼教授作专题讲座

“青年学习汇”开讲:宁夏大学白述礼教授作专题讲座

8月24日,武威市凉州文化研究院组织开展“青年学习汇”活动,邀请了宁夏大学历史系教授白述礼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唐弘化公主和亲事迹研究》专题讲座。

来源:    发布时间:2023-08-25
高适与武威

高适与武威

近期,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在全国各地影院热映,获得广泛好评和讨论。影片重新唤起了大家对久违的盛唐诗人及其代表诗作的记忆,成功将人们的思绪带入气韵昂扬、刚健豪迈的大唐时代。

发布时间:2023-08-23
出土文物中最著名的马:铜奔马

出土文物中最著名的马:铜奔马

中国地大物博,历史悠久,文物众多,但要说到关于马的文物,最出名的,恐怕要算是甘肃武威出土的铜奔马。

发布时间:2023-08-18
陇右学宫:书城不夜是凉州

陇右学宫:书城不夜是凉州

武威文庙位于武威城区东南角,始建于明正统二年(1437年),由当时管理凉州事务的兵部右侍郎徐晞主持修建。文庙占地面积3 5万平方米,包括以大成殿为中心的孔庙、以桂籍殿为中心的文昌宫以及石刻馆、武威西夏博物馆等。

发布时间:2023-08-18
关注凉州文化研究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 2018 www.lzwenhuawang.com 主办:武威市凉州文化研究院

陇ICP备18003089号-2 技术支持:甘肃天问信息咨询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