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甘肃省博物馆的考古工作者在发掘武威磨咀子18号汉墓时,发现了一组木简,一共十枚,由三道编绳编联,每简长23厘米,宽1厘米。这十枚木简系一完整册书,史学界称“王杖十简”。
发布时间:2023-08-092020年初的一天,在国家图书馆的古籍修复室里,一份尘封千年的西夏文献终于修复完成。令人欣喜的是,上面清晰记录着关于当年“凉州会盟”的细节。像这样的“第一手资料”无疑具有特殊而重要的文献价值,为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提供了新的文物实证。
发布时间:2023-08-16来自不同地域、不同身份的诗人们,以敦煌为中心,创作出了风格各异的敦煌诗歌,正是他们带有浓郁的时代色彩的诗歌,形成了独特的审美价值,也是在这些不断的书写中,构建起了独属于敦煌的诗歌世界。
发布时间:2023-08-07华锐藏族民歌是流传在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及周边的一种藏族民歌形式,是华锐藏族传统文化的突出表现形式,盛行在各种集庆宴会和多重性质的生活场合里
来源: 发布时间:2023-07-28华锐藏族民歌是流传在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及周边的一种藏族民歌形式,是华锐藏族传统文化的突出表现形式,盛行在各种集庆宴会和多重性质的生活场合里
发布时间:2023-07-28凉州一词,在中国文化史上是一个变动不居的概念。一方面,从这个概念诞生之日起,它的地理方位和行政区划由大到小,或由小及大,由此也形成了不同时期人们对凉州文化的不同认识;另一方面,在文学艺术和文化表达方面,它也由实到虚,成为东南方人们想象中的一个文化概念,使凉州文化...
发布时间:2023-07-27凉州熏醋,历史悠久,是老祖宗留下的宝贵遗产,是西北人一日三餐离不开的调味佳品。曾经的凉州,“村村有醋坊,家家酿醋忙”。凉州的酿醋人常说,“饭是经常吃的药,药不是经常吃的饭;醋是经常吃的药,醋更是经常吃的饭。”
来源: 发布时间:2018-11-07凉州不单单盛产沙珍野味、名酒瓜果,其出产的熏醋也很有名。曾经的凉州“村村有醋坊,家家酿醋忙”,以面食为主食的武威人,几乎一日三餐都离不开熏醋的调配。
发布时间:2023-06-15Copyright © 2018 www.lzwenhuawang.com 主办:武威市凉州文化研究院
陇ICP备18003089号-2 技术支持:甘肃天问信息咨询有限责任公司